技术文献
当前位置:技术文献
润滑脂超温度使用有什么危害
发布时间:2020-08-19 15:41:47 点击量:185
在选购高温润滑脂时,使用温度范围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因素,不同的润滑脂适用温度范围有差异。润滑脂有一项指标是滴点(℃),但是滴点不等于最高使用温度,润滑脂允许的最高使用温度一般要比滴点低30℃~50℃,不要超温使用,尤其是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。超过滴点使用的润滑脂就算冷却下来,性能也已经遭到破坏,不宜使用。下面来看看润滑脂超温度使用有什么危害:
润滑脂超温使用的直接危害是加速氧化变质,并且生成酸性物质,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润滑点出现局部高温,也会引起润滑脂氧化变质,并且逐渐扩散开。局部高温可能由轴承安装不良引起,也可能由于润滑脂过多或者不足、选错油品、受到振动、负荷过重等问题引起。
润滑脂氧化颜色会变深,产生的酸性物质会造成稠化剂分解,使基础油从稠化剂里流失。润滑脂其实就是稠化后的润滑油,稠化剂像海绵一样把基础油吸附起来,避免过多流失,因此润滑主要是靠油润滑。如果基础油流失了,虽然表面上看还有润滑脂,但是润滑能力几乎没有了,氧化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高温润滑脂的稠度变化,如变硬或者变稀、流油。
常见的润滑脂一般是锂基稠化剂和矿物基础油调制而成,可以满足大多数普通工况的润滑要求。如果出现高温(60摄氏度以上),润滑脂会加速氧化,当接近90摄氏度,普通润滑脂的氧化严重制约了润滑脂的性能,这些情况下就需要使用更好的耐高温润滑脂,一般使用合成油和高档的稠化剂,如复合锂基、聚脲、复合磺酸钙等类型稠化剂。这类润滑脂在一般温度和高温下都比普通润滑脂性能好。
上一篇:高温润滑脂的蒸发损失
下一篇:润滑脂滴点的化学性质和测定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