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献
当前位置:技术文献
短期补充润滑后轴承温升异常原因出在哪里?
发布时间:2025-09-30 15:47:53 点击量:1
短期补充润滑后轴承温升异常的原因可综合以下关键因素分析:
一、润滑脂过量填充
- 转动阻力增大:过量润滑脂在轴承内部剧烈翻搅,导致摩擦阻力显著增加,直接引发温升。
- 散热受阻:过量油脂占据轴承腔体空间,阻碍热量散发,形成局部高温环境
二、润滑脂分布不均
- 新脂未充分融合:补充的润滑脂未均匀覆盖摩擦面,造成局部干摩擦和过热。
- 缺乏跑合周期:未按规范降低转速(至30%-60%标准转速),导致油脂分布不均。
三、润滑脂性能问题
- 类型不匹配:选用牌号与轴承工况(如转速、温度)不符,导致润滑失效。
- 污染或变质:补充的油脂混入杂质或已氧化,加剧摩擦并产生额外热量
四、操作与维护不当
- 加注技术缺陷:黄油枪压力控制不当,导致油脂堆积或密封损伤。
- 未清理旧脂:残留硬化油脂与新脂混合,形成块状物阻碍滚动体运动。
五、机械状态异常
- 轴承磨损:补充润滑前已存在内圈/滚动体损伤,润滑后摩擦面暴露加剧发热。
- 密封失效:油脂从破损密封处泄漏,导致润滑不足或外部污染物侵入。
解决方案建议
- 控制填充量:密封轴承填充量不超过50%,开式轴承建议30%-40%。
- 规范操作流程:补充前清理旧脂,低速跑合并监测温升变化。
- 选用适配油脂:根据转速、负载选择NLGI 2-3级耐高温脂
上一篇:集中润滑系统为何需专用润滑脂?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