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献
当前位置:技术文献
润滑脂的“胶体稳定性”是什么?如何提高?
发布时间:2025-06-28 15:46:37 点击量:1
润滑脂的胶体稳定性(又称胶体安定性)是指其在储存或使用过程中抵抗基础油从稠化剂骨架中析出的能力,是衡量润滑脂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指标。
以下从定义、影响因素及提升方法三方面展开说明:
一、胶体稳定性的定义与重要性
- 核心机理
润滑脂是由稠化剂(如金属皂基、聚脲)与基础油形成的胶体体系,胶体稳定性取决于稠化剂对基础油的吸附力和分散状态。当受到温度、压力或机械作用时,若结构破坏会导致油相分离(分油现象)。 - 量化评估
通过析出油质量分数(如高温钢网分油试验中100℃/30h后的析出率)衡量,析出率越低稳定性越优。分油量超过5%~20%时润滑脂可能失效。
二、影响胶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
- 内部组成
- 基础油粘度:粘度越低,分子运动越快,越易分油。
- 稠化剂含量与结构:稠化剂含量少或纤维分散不均会降低稳定性。
- 外部条件
- 温度:高温加速基础油蒸发和分子运动,分油风险显著增加。
- 压力与机械作用:高压或离心力会压缩稠化剂骨架,导致油分挤出。
- 储存时间:长期静置可能引发油皂分离。
三、提高胶体稳定性的方法
- 优化配方设计
- 选择高粘度基础油(如合成烃或全氟聚醚)以增强吸附。
- 添加结构稳定剂(如聚四氟乙烯微粉)改善稠化剂分散性。
- 改进制备工艺
- 优化皂纤维形成工艺(如控制结晶温度),使稠化剂骨架更均匀致密。
- 采用稀释剂辅助分散技术(如浙江歌瑞专利中的含氟溶剂法)提升稠化剂与基础油接触面积。
- 储存与使用管理
- 避免高温、高压环境,密封包装以减少氧化和污染。
- 定期检查分油情况,及时更换析油量超标的润滑脂。
典型应用场景
- 高温设备:需耐高温配方(如全氟聚醚润滑脂)以抵抗热分油。
- 重载机械:高稠化剂含量复合脂可应对压力分油。
胶体稳定性直接关联润滑脂的可靠性和寿命,需通过材料、工艺及使用条件的协同优化实现性能提升。
上一篇:盾构机刀盘密封脂在高压泥水环境下的长效密封机制是什么?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