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937301188

技术文献

当前位置:技术文献

润滑脂高温变色现象与基础油类型的关联性分析

发布时间:2025-07-14 14:45:17 点击量:1

润滑脂在高温下的变色现象与其基础油类型存在显著关联,这种关联性可通过以下多维度机制解析:


一、基础油氧化路径差异

  1. 矿物油基润滑脂
    矿物基础油(API Ⅰ-Ⅲ类)含较多芳烃和硫氮化合物,在80℃以上即开始链式氧化反应,生成醌类等深色产物。实验显示,150℃连续工作100小时后,矿物油基脂颜色可从黄色变为棕黑色,酸值升高300%其变色程度与精制深度呈反比,Ⅱ类加氢油比Ⅰ类矿物油抗氧化性提升约50%‌

  2. 合成油基润滑脂
    PAO(Ⅳ类)和酯类油(Ⅴ类)分子结构规整,氧化活化能更高。例如PAO基脂在180℃下保持1000小时仅轻微变黄,而同等条件下矿物油基脂已完全碳化‌酯类油因含极性基团,氧化后颜色变化更缓慢,但会伴随黏度显著上升‌

  3. 二、变色机制与基础油特性关联

    基础油类型典型变色特征关键影响因素
    Ⅰ类矿物油快速变黑(生成沥青质)硫含量>0.3%加速催化氧化
    Ⅲ类加氢油渐进性褐变饱和烃含量>90%延缓变色‌
    PAO合成油表面局部黄化分子量分布窄抑制副反应
    酯类油透明-乳白转变酯基水解导致光散射增强‌

    三、协同效应分析

    1. 金属催化作用
      锂基稠化剂中的锂离子会加速矿物油氧化,使变色温度降低20-30℃。而复合磺酸钙稠化剂能钝化金属活性,配合PAO基础油可使氧化诱导期延长至矿物油体系的5倍‌

    2. 添加剂消耗动力学
      酚类抗氧剂在矿物油中消耗速率比合成油快3倍,当添加剂残留量<0.1%时,润滑脂颜色突变(如红色脂褪色为浅棕)。高温下胺类抗氧剂则更易与酯类油发生协同变色‌


    四、工程应用建议

    1. 颜色监控标准
      建议采用ASTM D1500色标卡量化:矿物油基脂色号变化>3级或合成油基脂>2级即需更换‌

    2. 选型策略

      • <120℃工况‌:选用Ⅲ类基础油+复合锂稠化剂(经济性平衡)
      • >150℃工况‌:必须采用PAO/酯类油+聚脲稠化剂组合‌
      • 间歇高温‌:可考虑添加1-2%的金属钝化剂延缓变色

上一篇:塑料齿轮润滑脂需要具备哪些特殊性能?

下一篇:没有了

冶金润滑脂、高温润滑脂生产厂家,解决轴承高温氧化、流油、积碳等润滑难题,免费邮寄样品
业务咨询:18937301188 联系人:时经理 邮箱:hxhg@hxhg.com
版权所有:新乡市恒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CP备案编号:豫ICP备12000020号-14
公安备案号:豫公网安备41070202001021号